首页 > 智能 > 影音

曝亚马逊谷歌智能音箱偷听用户隐私 你还敢用吗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小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风潮的推动下,智能音箱彻底迎来了爆发期。于是乎,一大批企业都想要虎视眈眈搞出一番名堂,毕竟谁也不想平白错过这个风口。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科技企业的加入,智能音箱就像是一股泥石流,气势铺天盖地向人们袭来。

但是细细推敲智能音箱市场,不管是亚马逊Echo,还是谷歌Home,再到后来入局的苹果HomePod,尽管产品形态各异,但智能音箱的玩法套路可谓是如出一辙,无非就是音箱+智能语音系统+物联网服务+内容,只不过这个新奇的玩意儿,确实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使用体验。

用语音控制台灯,冬天不起床关灯关空调,叫外卖,甚至是叫车,看医生……这些基于语音控制中心的万物互联网功能,也着实神奇。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似美好的生活愿景,同时也埋藏着“隐忧”。

据了解,美国美国消费者保护组织Consumer Watchdog近期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亚马逊、谷歌等智能音箱很有可能偷听用户。需要指出的是,该组织机构提交这份报告,主要来源于这两大巨头的专利申请报告。

具体来说,此前亚马逊曾提交过一份算法专利申请,该算法可使未来的智能语音设备识别有关兴趣的语句。比如,当用户说“我喜欢滑雪”,智能音箱设备便可通过扬声器进行监听,并针对这一喜好推荐相关广告。

而谷歌的申请专利则描述了未来智能家居系统监视家庭一切生活的场景。根据专利描述,智能音箱可获得多种信息,无论是家庭成员对电视节目的喜好,还是他们的生活习惯,都可以通过这项相关新技术获取。

听起来还真是让人不寒而栗。要智能音箱更聪明,就少不了这些设备收集用户大量的信息,从一些机密对话,再到用户生活习惯,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人工智能全面侵犯了你的生活,这样的智能音箱会是人们原本期待的样子吗?行业要发展固然重要,但用户的个人隐私谁来保障?难道智能音箱发展的代价,就是监听用户的一切吗?显然,亚马逊谷歌还得继续下功夫,切实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相关阅读

虽然CES 2018还没开始,但一些厂商在这场盛会中展出的新品开始渐渐浮出水面了,比如LG将在CES上展示世界上第一台88英寸的8K OLED显示器,这非常值得期待。[详细]
今天蓝港科技在北京举行新品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中主角并不是游戏,而是主打极致听觉和互动娱乐的小青AI音箱。蓝港互动集团创始人王峰和数名蓝港科技高层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详细]
Anker作为国内知名的充电器生产厂商,具备了非常不错的技术研发实力。而这一次,Anker也正式进军了投影仪市场。[详细]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很多媒体发布了苹果智能音箱HomePod的评测文章、视频等,得出的结论居然空前一致——就是一个“智障”音箱。HomePod对于中文的理解力几乎为0,即使切换为英文[详细]
在去年6月份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全新Siri人工智能音箱HomePod惊艳亮相。但在发布会后,由于软硬件微调的问题,发售的日期却一再更改,一直延后。官方在网站介绍页面上写着“20[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