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2月12日报道,科学家发明出一款新义手,可以让使用者灵活的控制每个手指,甚至可以弹奏钢琴。这将是义肢科技重要革新。
此外,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超音波感应器,可以侦测伤者的手臂肌肉变化,判断是哪支手指需要运动,这种效果比目前主流的弱电流感应更好。
第一个试用超音波感应义手的是杰森•伯恩斯(Jason Barnes)。这位28岁的年轻人原本是一位音乐人,不幸在2012年的一次触电意外失去他的右手,但在装上新义手后,他终于可以在事故之后重新弹钢琴,甚至弹奏星际大战的主题曲。
乔治亚理工学院设计教授盖尔•温博格(Gil Weinberg)说:“现在多数的电子义肢都是去感测脑电波对手臂的微弱电子讯号,称为肌电。但遗憾的是,肌电讯号的强度很微弱,感应效果并不精确,所以通常要另外设定几种模式,而这就无法让手指进行细部动作。我们认为,手指其实是手臂的肌肉,带动指头的肌腱在运动的,所以即使失去手部,但手臂的肌肉仍在,所以利用超音波去侦测肌肉信号,就可以检测伤者想要移动的手指。”
超音波侦测是个相当成熟的科技,可侦测肠胃以及为孕妇查看腹中胎儿。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另外两位教授篠原淳和克里斯•芬克(Chris Fink)等人一同合作,将超音波下呈现的肌肉收缩动作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就能找出特定的模式,再转换成义手的手指动作。
伯恩斯在首次练习使用新义手时显得相当兴奋,他说:“这实在令人开心,这个新手掌可以让我做任何我想要的指令,而且不用改变模式或按下按钮,我从来没有想过有这么一天。”他还当场利用新的义手,弹奏贝多芬的欢乐颂,以及星际大战主题曲。
温博格希望未来这种类型的新义手在未来能够更灵活,使它真的能替主人流畅地弹奏钢琴,也可以进行其他类型的精细工作,比如洗澡、美容等。甚至这种装置对健全的人也很有用,可使人简单地移动手指来操纵遥控远端机器手臂。(实习编辑:周思敏 审核:田瑞哲)
相关阅读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