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核电

记者会丨媒体关注两大集团合并 中核称有利于参与全球竞争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张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直通两会 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合并有利于参与全球竞争

2018年1月,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实施重组,中国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3月11日,重组之后的中核集团召开两会代表委员记者会,介绍了合并重组的最新进展,同时还发布了华龙一号的建设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表示,两大集团的重组将形成更加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实现业务互补、优势互补,促进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顾军则认为,重组将提升中国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核电走出去。顾军表示,两大集团合并,更多的是为了参与全球竞争,全球竞争的机会沿着一带一路大概有40多个国家要建核电。

此外,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介绍,中核集团海内外共在建四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工程建设各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

《经济参考报》:中核、中核建设谈重组:整合不存在问题

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下称“中核建设”)对外宣布合并一个多月后,两家集团领导首次共同出席对外新闻发布会。

“两个集团的合并不是刚提出的,实际上已经有十年时间。”在3月11日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回应称,不同于其他行业,核工业当年改制时就按照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划分,所以现在两大集团的整合不存在问题,合并后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对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核电“走出去”都有好处,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顾军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中核和中核建设的重组是两家集团长期的共同愿望,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目前战略重组工作还在进一步推进。重组的目标是为了参与全球竞争。中国已经具备参与核电全球竞争的条件,两个集团的重组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真正一流的核工业集团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第一财经:中核董事长谈与中核建重组:实现完整核工业产业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11日在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回应了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下称“中核建设”)合并的相关问题。

王寿君表示,中核与中核建设的合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核工业集团,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核电“走出去”,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两个集团的合并不是刚提出的,实际上已经有十年时间。两大集团整合不存在问题,合并之后就是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王寿君说。

今年1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央企变更公告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与中核建设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作为央企,中核集团与中核建设实施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建设集团总经理顾军表示,重组的目标是为了全球竞争,一带一路有40多个国家要建设核电。两集团重组可以提高全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核工业集团。

“重组是两家集团长期的共同愿望,经过努力从两家变成一家是自然过程。目前战略重组工作还在进一步推动。”顾军说。

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寿君表示,在中国核电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的核电企业应该形成合力,不要内耗,这样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几率才能更大。

新浪财经:中核中国核建谈重组:整合不存在问题 意在全球竞争

新浪财经讯 3月11日消息,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表示,中核、中国核建两个集团的合并不是刚提出的,其实已经有十年时间。他表示,当时核工业改组是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的,所以现在两大集团整合不存在问题,合并之后就是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今年1月30日国务院批准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集团实施重组,对核工业做强做优做大和走出去非常有好处,是1+1大于2的做法。

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5家军工总公司改组为企业集团的框架方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核总)改组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分家”后,中核集团保留了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

中国核建集团的主业逐渐明确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顾军表示,重组是两家集团长期的共同愿望,“经过努力从两家变成一家是自然过程。目前战略重组工作还在进一步推动”。

顾军表示,中国核建是专业化的公司,实力最强的是核工程建设,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能够相比。“世界上几个核大国的研发、设计、制造都没什么问题,但在工程建设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工程要靠工人一点一滴建设起来,中国在这方面有非常强的水平。这次重组,对核工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协同,包括全球竞争力提升,非常利好”。

顾军强调,重组的目标是为了全球竞争,不是为了在国内和其他核工业集团竞争。一带一路沿线有40多个国家要建设核电,全球就更多了。两集团重组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真正世界一流的核工业集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顾军表示,在核电工程建设方面,国内已经是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格局。其他央企,包括中国建筑、中能建等都在培育核岛的建设安装能力,并已获得了一部分核电工程项目份额,重组后不影响市场竞争。“各家核电业主也都是市场化招标,土建项目经常是八九家十来家参与,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新浪财经刘丽丽)

证券时报:中核、中国核建谈重组:整合不存在问题

证券时报网3月11日讯 今天上午举行的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表示,中核、中国核建两个集团的合并不是刚提出的,其实已经有十年时间。他表示,当时核工业改组是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的,所以现在两大集团整合不存在问题,合并之后就是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顾军表示,重组是两家集团长期的共同愿望,“目前战略重组工作还在进一步推动”。

金融界:中核、中国核建谈重组:整合不存在问题意在全球竞争

今天上午举行的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表示,中核、中国核建两个集团的合并不是刚提出的,其实已经有十年时间。他表示,当时核工业改组是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的,所以现在两大集团整合不存在问题,合并之后就是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建集团总经理顾军表示,重组是两家集团长期的共同愿望,“目前战略重组工作还在进一步推动”。

相关阅读

日前在山东海阳核电站现场了解到,全球先进的三代技术核能发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的1号机组目前已通过装料前审查,具备装料条件。据估计,待1、2号机组全部[详细]
中国核电4月5日发布的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显示,据公司统计,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一季度年累计商运发电量24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其中,秦山一核一季度发电量47.46[详细]
当前,第三代、第四代核电,我国都有领先或研究趋势,特别是三代核电,如AP1000已具备装料条件,就差临门一脚;ERP项目加快推进;华龙一号建设也如火如荼,几台机组更是准备走出国门。可以[详细]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国内,对核电站是建立在沿海还是内陆有着很大的争议,今天就随着一篇文章去看看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际上,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质上凸显了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核[详细]
从福建省国资委获悉,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缩写WANO)中心数据平台近日公布的2017年WANO综合指数中,福清核电1号机组获得100分,在世界核电机组中排名第一。据介绍,WANO通过组织制定机[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