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核电

金属3D打印技术在国内商运核电站首次实现工程应用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张

日前,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研发制造出的压缩空气生产系统制冷机端盖,在我国大陆首个百万千瓦级大型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实现工程示范应用。这标志着中广核开展的3D打印技术在核电站备件及零部件制造、维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核电领域的部分设备结构复杂,运转环境苛刻,对机械性能要求极高,尤其部分国外进口设备,备件采购周期长、采购成本高,而3D打印技术具备可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净成形、制造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产品性能优良的优势,不仅可以优化产品设计方案、提高设备制造质量、降低备件采购成本,还能快速高效地解决现场紧急备件供应的问题,并优化备件库存结构。

2016年起,中国广核集团下属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运营公司”)牵头对3D打印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科研攻关,开展了“3D打印技术在核电站备件及零部件制造、维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

据中广核运营公司副总经理秦余新介绍,该项目以EAM235合金(主要成分为碳、硅、锰、铬、镍、钼、铜等元素)为原材料,利用电熔增材制造这一3D打印领域先进的制造技术,成功解决了该型号制冷机端盖因国外厂家设备改型备件无法供货的难题,也是3D打印技术在国内商运核电站首例工程实践示范应用。“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核电领域实现了从理论研究、技术分析向工程实践应用的重大跨越。”

中广核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三大核电企业,目前在运核电机组20台,在建核电机组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147万千瓦。秦余新表示,“可以预见,将3D打印新兴制造技术应用于核电站备件及零部件制造及修复,对未来核电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修复,以及备件保障和库存管理过程都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相关阅读

日前在山东海阳核电站现场了解到,全球先进的三代技术核能发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的1号机组目前已通过装料前审查,具备装料条件。据估计,待1、2号机组全部[详细]
中国核电4月5日发布的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显示,据公司统计,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一季度年累计商运发电量24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其中,秦山一核一季度发电量47.46[详细]
当前,第三代、第四代核电,我国都有领先或研究趋势,特别是三代核电,如AP1000已具备装料条件,就差临门一脚;ERP项目加快推进;华龙一号建设也如火如荼,几台机组更是准备走出国门。可以[详细]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国内,对核电站是建立在沿海还是内陆有着很大的争议,今天就随着一篇文章去看看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际上,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质上凸显了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核[详细]
从福建省国资委获悉,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缩写WANO)中心数据平台近日公布的2017年WANO综合指数中,福清核电1号机组获得100分,在世界核电机组中排名第一。据介绍,WANO通过组织制定机[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