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阅读

合肥农民秦广泉发明植保机器人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可儿

  赵明 杨赛君

  一台精心设计的植保机器人,转弯爬坡,如履平地,喷药洒水无所不能。在安徽合肥,一辈子和农业打交道的秦广泉用自己的智慧告诉大家,植保机器人干起活来,可以完胜在天空中盘旋的无人机。

  植保机器人有“大长腿”

  秦广泉发明的植保机器人有着高高的个头,3个半米高的超级细轮子是机器人的大长腿,“一般在农田里工作的植保机器人都是大轮子,比较粗,很难有小于5厘米的轮子。我发明的机器人轮子只有3厘米宽,有的甚至可以窄到1厘米。”秦广泉介绍,“在农田里工作,机器的轮子可关键了,一般来说,轮子如果有10厘米宽,工作时候会压到秧苗,庄稼是农民的心头肉,压到庄稼肯定心疼。”秦广泉发明的超窄轮子,经过试验,一侧的压苗率仅为0.28%,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轮子的设计只是植保机器人3个系统中的行走系统,它还有控制系统和喷雾系统,用不同的泵控制不同的喷洒范围,通过简单的手柄便可以轻松实现控制。

  小发明实现喷药机械化

  传统植保机械主要是人工背负式植保机械和人力驾驶的植保机械,前者工作效率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操作人员容易中毒;后者田间通过性差,容易损伤农作物,也存在人员中毒危险。

  近年来,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各地纷纷兴起,其在作物上方飞行,具有通过性好、施药效率高、避免人员中毒等优点,但也存在有效载重量小、超低空飞行容易从空中掉落、使用维护成本高、维修需要专业人员等缺点,制约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进一步发展。

  “植保机器人一次性可以喷洒农药40亩,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如果换成人力,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喷洒30多亩,非常辛苦。”秦广泉介绍,植保机器人维护成本低,维修也很简单。

  为什么会发明这种植保机器人?这和秦广泉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他出生于农村,一辈子都在和农业打交道。大学的时候,他在安徽农业师范学院学习的就是农业专业。毕业之后,他在霍邱农业局负责技术推广,后来他看到农业生产中耕地、收割等全部实现机械化,唯独喷药这块还没有机械化。于是爱钻研的他辞去了工作,从2013年起自己研发出一套喷杆喷雾器,也就是植保机器人,通过3年研发,成功投放市场。

相关阅读

徐思弘 杜巍湖北监利,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遍地都是种田的老把式。“在这里推广全程机械化种田,可不是件容易事。”近日,在监利县黄歇口镇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站在稻[详细]
近日,工信部、农业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在《指南》267项标准中,涉及施药、播种、航测、施肥在内的9项与农用遥控飞行器[详细]
盛夏时节,水稻正茁壮成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肖王镇的刘氏农业发展合作社的稻田,因为采用机械化直播技术,与传统插秧技术相比,每亩节省开支200余元,赢在了“起跑线”。近日,[详细]
现在,浙江省瑞安市农民新购农业机械投保不需要自己出保费,这笔费用将由瑞安财政和农机经销商联合买单,如此大范围地由政府和农机经销商联手赠送农机保险在全国尚属首例。浙江省[详细]
今年,甘肃省敦煌市农机局围绕葡萄、食葵、蔬菜、饲草、棉花等作物,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农业机械化正向“全程全面高质高[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