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精彩在于坚守
一旦踏上价值投资的道路,我就义无反顾地扎了进去。整个2013年,我都在广泛涉猎价值投资方面的知识。《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投资最重要的事》、《巴菲特的护城河》、《奥马哈之雾》、《怎样选择成长股》、《股市真规则》、《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投资者的未来》等等。感谢这些经典的书籍。我就像打开了一个糖果店的小孩,在里面兴奋、专心地汲取着知识。
行情方面,当时已经进入熊市深度低迷期。上证指数在2000点磨蹭了一整年,6月25日跌到1849点,弄得大家苦中带笑说大盘跌回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再后来,大盘跌到1949点时,又调侃为“建国底”。活跃帐户数不断创下新低,整个股市的成交量低迷的不行,日成交量经常不到1000亿。闲聊之余再也听不到周边的朋友、同事讨论股票的声音,一些职业投资者宣布退出股市并发誓永远不再来(熊市末期的典型特征)。乃至在某一档相亲节目中,当男嘉宾说出自己是职业炒股时,悲剧性地遭遇全部灯灭。这里插句题外话,很多人在牛市中赚了钱,都会做起职业投资者的梦想。确实,这个梦想很吸引人,能挣钱、自由、不用处人际关系,但关键是牛市中高额的收益你没法确认它是运气还是自身实力。冒冒然就此作出专职投资的决定,我见过十有八九都是悲剧收场。没有经历数轮牛熊考验的收益率,没有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没有几百万的本金,千万不要动职业投资的念头。
话说回来,就是在如此低迷的行情中,宁波华翔进入了我的投资视野。选中这支个股,既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根据K线、MACD等技术指标,而是第一次试着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待。
我记得当时股市很低迷时,宁波华翔的管理层发了一个公告,宣布以不高于6.9元的价格进行回购。也许是以前太醉心研究个股的技术指标,也许是对市场太孤陋寡闻,我记得当时A股市场是很少有公司愿意拿出现金回购来提振股价,开展市值管理。
所以,当看到宁波华翔这样一则公告时,便对整个企业心生好感。接下来自然而然,我就用那初学的几点研究企业方面的知识,对宁波华翔的企业基本面进行了大概的研究。翻出2013年3月19日的笔记,记下了如下几行字:
宁波华翔,市值39.64亿,主要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宝马等厂生产配套配件,是国内汽车内饰重要供应商之一。201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57%,收购的德国公司收入一并计入。但净利受人工成本、研发投入、折旧等影响,负增长-8.8%,为3.9亿元。公司对参股的富奥汽车部件公司的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投资收益减少2626万元。总资产55.3亿,股东权益26.7亿,每股净资产5.04元。
当时我认为,目前股价就在宣布的回购价附近,净资产又有5元,那么7元的价格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公司持有富奥汽车1.8亿股股权。最关键的是,公司多年来依托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市场份额和营收都快速增长。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人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出于对改善生活的迫切需求,汽车这种兼具面子与实用的大额消费品,汽车市场的发展后劲还是相当看好。
想法很朴素。但投资大师巴菲特和段永平先生不是经常说,当大街上走来一个胖子的时候,我不用秤就能知道他很胖。当股市低迷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现在这家企业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至于低估了多少,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计算,“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第一笔买入的价格大约在7元左右。那时我下定决心,坚决不做短线,长线持股。为了克服熊市带来的恐惧心理,我还做了一个决定,用定投的方式买宁波华翔。
就这样断断续续,2013年我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以8元的成本买了将近10万元。虽然这一年,持有宁波华翔没有给我带来出色的业绩,但因为没有了以前的追涨杀跌、没有了频繁的交易,再加上买入价格基本在低位,全年录得收益7.5%,相比上证指数-4.4%的幅度,已经令我十分满意。更让人欣慰的是,面对低迷的行情,我不再感到心慌,心态开始变得平稳淡定,甚至打心底里祈祷这轮熊市能持续的久一点,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以更优惠的折扣价买入股票。
投身股市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感觉找到了适合我性格的投资方式,找到了用一种正确的的姿势去赚钱。我感觉找到了回家的路,不再迷茫。
后来,宁波华翔在14年拉升到13元附近,我走了一大半,剩下在15年牛市中以20元的价位清仓。至于后来在牛市最疯狂的时候拉到30多元,我是无福消受了,也没有任何遗憾。
估值的艺术
2013年,我还买入了另外一只股票——劲嘉股份。看中这支冷门股,不是我的本事,而是在第一眼老师的博客上抄的作业。
“第一眼”是深圳市一个投资前辈的网名。他的博客文章很少,而且在2013年下半年以后就不再更新了,连人气非常火爆的雪球网,他也仅仅发了几条评论就不再来了。让人非常遗憾。
我曾经在2014年问过先生为何不再发文,他只是淡淡地说,该讲的都已经讲了。我明白他的意思,毕竟他曾经在文章中写道过:文字好像是虫子在树木上啃出的痕迹,没有什么意义,一句三年得,得的不是读,得的是文字背后的道理,了然于心谓之得。
所以,他的文章虽少,篇篇都是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本人天性愚钝,虽阅读千遍,也只能领会其中部分精髓。下面,我斗胆班门弄斧,总结一两点,与大家交流。
首先,第一眼先生认为预判市场趋势,分析市场情绪,极其困难。当你算计股市时股市也在算计你,没有任何人的聪明能玩得过市场。所以,对待股市的基本态度应是,应对,但不预测。
其次,不去预测牛熊,但要利用市场的不同阶段,讲究资产配置,即长期头寸+套利头寸+现金类资产在不同阶段时的比例配置,在基于企业未来现金流价值的基础上持有。
第三,基于价值的投资主要考虑的是以现价买这个企业值不值的问题,无论该企业上市与否。如此,也就无需预测市场将来给多少倍市盈率。比如,像A股的茅台和美股的苹果,年年业绩均大幅度增长,护城河也还是很宽,可市场给的市盈率却越来越低。
最后,就是如何给一家企业估值。所谓估值,就是测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及将来可能产生的价值。对于估值,第一眼先生更倾向于定性,也就是说,这个企业值多少钱,看个人的眼光和判断。至于判断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现实中做生意的眼光。
我曾经就企业估值方面是否有更定量点的知识,最好是公式什么的,请教过第一眼先生。他推荐了一篇文章让我自己领悟。在这里,我也推荐给大家。
文章是黄铁鹰先生写的,题目叫《你的企业值多少钱》。
当时,我刚听到文章名的时候,非常高兴。终于有投资高手肯传授我投资秘笈了。
然而,当我第一次读完文章的时候,内心是相当崩溃的——文章通篇的主旨居然是说我们无法知道企业的价值到底是多少!
什么?写了这么多,然后告诉我无法知道企业的价值几何?我读的一定是假文章。无法估值的话,那些投资高人为什么能分析得头头是道,还自信满满地买入?
在多次通读、思考后,再结合腾讯公司的案例,我终于有点明白。马化腾先生曾在QQ还是OICQ的时候考虑过出售它,在腾讯公司的股价处于低位时,也曾套现过股权。既然一家企业的创始人、老板、CEO都无法预知企业将来的价值几何,那我们作为局外人,又有什么能力把一家企业未来的赚钱能力给计算出来呢?
既然无法预知企业的未来价值,那我们又该如何选股、估值继而做出是否买入的操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继续从第一眼老师的文章中寻找答案。
后来,我在他2012年评论茅台公司的文字里寻得一丝心得。
“关于茅台的价值,个人认为未来数年茅台的现金流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倍是个大概率事情,未来价值3000多亿,折算成股价为300多元,不过从时间跨度上看比前两年估计的要长。至于到时候市场给多少倍市盈率、中间如何涨跌,则不知道。”
短短几句话,满满都是大智慧。贵州茅台从2012年至今,中间遭遇产能过剩、限酒令、塑化剂、A股股灾等影响,股价起起伏伏,最终到现在创出近400元的新高。这全都印证了第一眼老师在2012年做出的判断!价值投资的魅力就在于此。投资到了最后,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就是这样的朴素道理——分析这个生意的价值,买的是否低估,未来几年能算到的保守增长情况怎么样。
投资简单吗,简单,因为它可以简化到就如此几句话。但它也很不简单,这中间需要经年累月的下苦功夫,包括学习大师们的经典名著,阅读成千上万份财报,思考企业商业模式,如此才会练就看透资本市场的假象、直抵投资核心的深邃眼光。
往期回顾
真实故事分享:一个“小散”的十年(1)
真实故事分享:一个“小散”的十年(2)
真实故事分享:一个“小散”的十年(3)
真实故事分享:一个“小散”的十年(4)
真实故事分享:一个“小散”的十年(5)
真实故事分享:一个“小散”的十年(6)
相关阅读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