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顾名思义就是一般会设计成黑色的家电,普遍适用于需要量好散热环境的电视、播放器、游戏机、音响等非生活必需的娱乐设备,有的发烧友表示,我成天摆弄电脑,黑电营销那一套根本骗不了我,那么可以说你还是too young,不把你骗得一愣一愣然后乖乖掏钱包,黑电厂商哪来的一年几十上白亿的利润(当然单反吧三大传说之一索尼不在此列),卖电脑的可挣不了这么多钱!
就拿电视来说,现如今的电视可不是当年那个挂着天线还带内置解调器的高科技通讯设备了,电视后面配备的同轴线接口就是个应付工信部标准的可有可无的玩意,你要么是接高清机顶盒再转接到电视上,要么就只有一个网络电视盒子,高大上的用户没准是蓝光播放器+家庭影院音响,但无论如何,现在的电视就是在当显示器用,大家比较一下价格和技术早就被扒得精光的显示器市场,再看看电视,就能明白一些事了吧。
当然,在娱乐内容消费越来越成为信息消费主流的现状下,作为内容消费终端的黑电产品也向着硬件薄利甚至负利多销的方向发展,其最终导向,依然是刺激用户的内容消费。所以如何科学的选择搭载在黑电产品上的软件,不深陷所为会员/套餐的无底洞,也成为了降低用户黑电采购后期成本的关键。
笔者此次将主要围绕电视以及其周边娱乐设备进行讨论,有的朋友会表示,黑电还包括音箱,这你可有的说了吧......各位,对于笔者这种买耳机无线高于一切的木耳来说,音频这种可量化程度低的事物就等于玄学,真的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水电什么的,你们说的都对,行了吧......
量子点、曲面屏、MEMC就是黑科技?
目前说到电视的新奇技术,量子点算是首当其冲,由于量子点材料发光频谱极窄,可以实现纯度极高的色彩显示,于是在解决传统液晶电视色域窄对比度低等固有缺陷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主流的电视厂商无不以量子点作为其高端产品的宣传噱头,甚至推出QLED等概念来对垒OLED技术,但是大家请一定记住一点,就是不管是量子点还是QLED,其实都是在解决液晶电视的背光问题,本质上依然是液晶电视。
其实量子点背光技术的采用远比其概念的炒作来得要早,早在CES2015中索尼展示的TRILUMINOS特丽魅彩技术其实就是在传统W-LED背光的基础上,将黄色荧光粉换成量子点,也许是索尼并没有觉得这个技术对显示效果的提升有多么革命性,所以选择了闷声,但并没有大发财,反倒是众多“后来居上”的厂商靠量子点赚的盆满钵满。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相关阅读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