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核电

中核建划入中核 核电“三足鼎立”局面再坐实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小

2018年1月31日,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官方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核建集团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核与中核建合并,新集团将形成核电开发建设一体化的模式,产业链更为完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距离双方公布重组消息仅有十个月左右时间。此前,中核集团前董事长王寿君就曾对外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如今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恋爱时间不到一年便“修成正果”。

19年前双方本是“一家”

与此同时,中核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建(601611,SH)、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000777,SZ)等也纷纷发布公告。

中国核建称,控股股东重组事宜目前不涉及本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待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将变为中核集团,国务院国资委作为最终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曾经都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年,中核总公司拆分为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其中,中核集团承接了中核总公司大部分产业,保留了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中核建集团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当时双方拆分主要原因就是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一位核电工程师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原来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国企都要求不能保持垄断地位,相互之间得有竞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曾经的中核总公司太庞大了,涵盖采购、设计、研发、施工,甚至民建都大量涉及。

另一位核电央企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再次合并不同以往背景,当初拆分是想在国内形成适度的竞争,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现在央企重组大潮已经形成,合并是想形成更强大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国电集团、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不同的是,此次中核建和中核重组中,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在核电业内人士看来,这主要在于双方体量相差悬殊,中核集团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建设则仅有16家成员单位。

仅剩中广核未涉重组之事

鉴于核事业的特殊性,国家对核电项目的控股股东实行准入制度,对安全、经验、资金、专业人才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家电投在内的三家央企,上报其控股的核电项目时才有可能获批,因此,该三家公司被认为事实上拥有“核电牌照”,外界一度形容三大核电集团为“三足鼎立”。

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已投运的37台核电机组中,全部由中核和中广核两家集团控股,三家企业权益装机在已投运机组中的比例为71.1%,其中中广核40.7%、中核21.7%、国家电投8.7%;在建机组中的比例为71.0%,其中中广核30.3%、中核21.5%、国电投19.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后,也意味着中广核集团和国家电投将迎来更强劲的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核电央企中,目前仅有中广核未涉及重组事宜。

相关阅读

日前在山东海阳核电站现场了解到,全球先进的三代技术核能发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的1号机组目前已通过装料前审查,具备装料条件。据估计,待1、2号机组全部[详细]
中国核电4月5日发布的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显示,据公司统计,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一季度年累计商运发电量24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其中,秦山一核一季度发电量47.46[详细]
当前,第三代、第四代核电,我国都有领先或研究趋势,特别是三代核电,如AP1000已具备装料条件,就差临门一脚;ERP项目加快推进;华龙一号建设也如火如荼,几台机组更是准备走出国门。可以[详细]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国内,对核电站是建立在沿海还是内陆有着很大的争议,今天就随着一篇文章去看看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际上,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质上凸显了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核[详细]
从福建省国资委获悉,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缩写WANO)中心数据平台近日公布的2017年WANO综合指数中,福清核电1号机组获得100分,在世界核电机组中排名第一。据介绍,WANO通过组织制定机[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