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核电

中核建无偿划转至中核 中国核电新格局确立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柯

在公布筹划重组事宜的消息不到一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称中核建)的合并就非常迅速地落地了。

1月31日,国资委官网公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这是继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后,能源行业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自此,98家央企由此缩减至97家。

2017年3月17日,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000777.SZ)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两天后,上市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核建(601611.SH)也公布了该消息。

中核董事长王寿君曾对媒体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恋爱时间并不长,就已修成正果。

这两家公司原最早均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称中核总)。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核总被划分为中核和中核建。中核集团继承了中核总的衣钵,承接了大部分产业,中核建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多位业内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合并不意外。两家企业业务互补,重组难度相对较小,重组后的中核竞争能力将大为加强,利于更好地在全球核电市场上竞争。

中核是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同时也是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和核技术应用主力。

中核建的主业为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中核建在中国核电施工工程市场上,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国内外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承担了中国大陆和出口的所有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建造资源和能力。

截至2017年6月底,中核建已承担了63台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正在承建的核电项目包括红沿河、阳江、台山、防城港、福清、田湾、三门、海阳、石岛湾以及巴基斯坦恰希玛、卡拉奇等11个项目共23台机组,是世界上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企业。

鉴于中核和中核建的体量相差悬殊,此前,业内也多认为,中核建业务将被直接并入中核。中核集团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建设仅有16家成员单位。

在两家公司的领导安排上,国家主管部门也做了伏笔。2016年12月,王寿君由中核建董事长调任到中核集团担任董事长。目前,中核建总经理为顾军,董事长一职仍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寿君生于1955年7月,将于今年8月年满63周岁。2017年12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余剑锋被调往中核担任总经理。

此前,在中国核电行业,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中核、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以及原中电投。

2015年,中国核电行业完成第一次整合。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下称国家电投)。国核技成为国家电投下属公司。中国核电领域,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可以预见,中核建和中核合并后,中广核和国家电投将面临更强的竞争对手。

相关阅读

日前在山东海阳核电站现场了解到,全球先进的三代技术核能发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的1号机组目前已通过装料前审查,具备装料条件。据估计,待1、2号机组全部[详细]
中国核电4月5日发布的一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显示,据公司统计,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一季度年累计商运发电量24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其中,秦山一核一季度发电量47.46[详细]
当前,第三代、第四代核电,我国都有领先或研究趋势,特别是三代核电,如AP1000已具备装料条件,就差临门一脚;ERP项目加快推进;华龙一号建设也如火如荼,几台机组更是准备走出国门。可以[详细]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国内,对核电站是建立在沿海还是内陆有着很大的争议,今天就随着一篇文章去看看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际上,核电站的海陆之争,实质上凸显了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核[详细]
从福建省国资委获悉,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缩写WANO)中心数据平台近日公布的2017年WANO综合指数中,福清核电1号机组获得100分,在世界核电机组中排名第一。据介绍,WANO通过组织制定机[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