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理财

帮人“刷单”却落入陷阱 大学生如何避免校园贷骗局?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小

  “校园贷”对部分大学生来说就如同一场噩梦,有人因还不起贷款而自杀,还有人陷入“裸贷”无法脱身。

  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他们多数因自己向平台借款而走上“不归路”,但对还有一些大学生来说,他们本无意向此类平台借钱,却因好心帮忙而身背债务。

  帮人“刷单”却被骗钱

  据媒体报道,西南交通大学一大学生王梦婷受朋友之托,以自己的名义在“名校贷”平台上申请了一笔3万元的贷款,为的是帮朋友的朋友邵文斌刷好评。

  按照朋友指引,王梦婷顺利地申请到了贷款,钱到账后,她立刻转给了邵文斌。当天晚上,她的手机上出现了“还款成功”的短信提醒。再次登录“名校贷”,平台上也没有发现任何贷款记录。可是,3个月后,王梦婷却收到网贷平台的催款电话,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而和她有类似遭遇的学生不在少数。

  后经调查发现,其实是邵文斌每次收到受害人的转款后,都会通过网络短信平台以“名校贷”公司身份编造假还款信息告知贷款人还款成功,并用贷款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平台,将预留的手机号码改为其他号码。这样,贷款人就收不到平台发的催款短信,用自己的号码登录也查不到贷款记录,很难第一时间发现被骗。

  为掩盖罪行,邵文斌还自导自演多幕正在与平台协商解决“系统问题”的对话。并用PS炮制出多笔“生意伙伴”向自己转款的微信聊天截屏,在朋友圈中晒出豪华游艇、豪车,以及自己居住的豪宅,以示财力雄厚。

  据悉,在邵文斌租住的别墅中,民警发现了近百张电话卡,以及假冒“名校贷”公司印章、假合同若干。该案件涉及全国各地高校20多所,受害学生总人数达210人以上,经手资金高达400余万元。

  如何避免此类“校园贷”陷阱?

  事实上,上述案例并非个例,此前媒体也曝出过多起此类案件,那大学生该如何避免这类“校园贷”陷阱?

  法律专员表示,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校园贷”平台的监管,并整治其中的乱象。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也要加强防骗意识。

  帮人“刷单”本来是出于好心,但最后害了自己是得不偿失。提醒大学生们,以后碰到网贷平台刷单一定要多留个心眼,谨防被骗。

  另外,嘉丰瑞德的法律专员指出,大学生们法律意识淡薄同样是个问题,他们往往不清楚帮人在借贷平台刷单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以致掉入陷阱中。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所谓的“刷单”还称可给提成,大学生看到有钱可以赚就去刷了。但实际上,这些提成不过是个幌子,其背后依旧是个骗局。如果大学生需要更多的资金,可以选择兼职,并学习如何理财,也为将来做好理财奠定基础。

  总之,“校园贷”骗局可能还会出现,大学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背上债务。

相关阅读

尚晓飞是一位从业将近15年的独立理财师。 曾在保险机构外资银行工作过的他,因为看好这个行业,逐渐走上独立理财师的道路。 独立理财师IndependentFinancialAdvisors,简称IFA,又[详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及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详细]
近日,保监会网站发布了两则风险提示,一则是关于出境旅游的保险消费提示意外伤害保险篇,另一则是关于出境旅游的保险消费提示医疗保险篇,提醒春节期间选择出境游的消费者,可以用保[详细]
正在上国学培训班的我,手机微信响个不停,无奈中打开一开,好几个亲朋好友发来信息,几乎都是和比特币相关的,1枚比特币已经跌破10000美元,是不是可以进来抄底了? 相信有此疑问的,不止[详细]
3月12日,寮步公安分局向媒体通报一则案例:事主因轻信P2P理财,月收入过万的广告,向该平台投入13万多元,谁料该平台突然关闭走佬。 目前,该案件仍在侦查中。 警方针对案例提醒市民,投[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