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导读

怎样攒下人生第一桶金?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初之

  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普遍存在着赚的不多、花的不少的现象,面临以后结婚、生子、买房置业等大项支出,需要早做打算。如何才能攒下人生中第一桶金,让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呢?

  第一步:盘点资产,理清财务状况

  很多职场新人只知道自己每月工资发了多少钱,却不知道自己每月花了多少钱。因此,第一步就是盘点自己的资产和负债,资产包括现金、存款、投资等,负债包括房贷、车贷、卡债、借款等。建议大家做一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样可以对自己的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二步:坚持记账,遏制冲动消费

  职场新人要养成记账的习惯,有计划地消费。最好把每一笔消费都记录下来,按照月度,将日常记录的明细账进行整理,对自己的消费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除了按照用途分类,再按照必要支出和可控支出分成两大类。现在有很多记账类aPP,你只需动动手指把每笔支出记下来,app就可以按照你的需求自动统计你的月度账单。值得注意的是,可控支出的部分就是节流的切入点,而节流的关键就在于不要冲动消费。

  “看见别人的马甲线很是羡慕,我也要好好锻炼身体,办个健身年卡吧”;“双11活动力度真大,为了用掉各种满减券,又花超支了”;“本来只想买件t恤,发现两件起才包邮,又下单买了条裤子”……大家反思一下,以上说的这些,是否在你身上发生过?大家切记要买需要的而不是买优惠,现在电商人造节日频繁,促销噱头大于优惠,到手的钱别乱花,一定要遏制冲动消费。

  第三步:强制储蓄,攒下第一桶金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也不理你。理财不在乎你的年收益多少,重要的是实现积少成多。在收入不多的时候,也要坚定攒钱的信心,要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即使我们每个月只存500元,一年也能存下6000元,十年就能存下60000元。

  要想强制储蓄,就得从“收入-支出=储蓄”变成“收入-储蓄=支出”,把顺序换一下,产生的效果会大不相同。先储蓄后支出可以用来约束管理自己的财富,并强迫积累资金。我建议大家,每个月发了工资之后,第一时间先把工资的10%存起来,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大家分享几种存钱的方法:

  (1)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是银行定期储蓄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指储户在进行银行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方式。一般每月5元起存,存期一般分一年、三年和五年。计息按实存金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具体利率标准按利率表执行

  (2)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算是基金中最稳定的产品之一,余额宝、理财通、还有各大基金官网的宝宝类产品的本质都是货币基金,一般1元起投,产品收益率差别不太大,风险小,能够随时赎回,有较好的流动性。

  (3)12存单法

  早些年,12存单法多是指每月在银行存一份固定金额一年期的存款,第二年开始,每个月都会有一份定期存款到期,可以继续追加存款,和当月到期的存款一起再存一年期限,这样就可以一直持有12份一年期存款。一旦需急用钱,只要支取最近新存的存单,就能减少利息损失。现在,我更建议大家存P2P的12存单。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p2p平台,每月定期定额攒钱,期满回收本金和收益,这样既可以帮助大家进行强制储蓄,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4)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就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基金定投门槛比较低,扣款时间自由设置,复利效应比较明显。基金定投还能平均成本,分散风险,无需考虑进出时机,节省了大家在投资判断上耗费的精力。

  用好这三步,我相信大家肯定会在某一时刻发现,自己已经攒下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相关阅读

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个人买合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最高可获得一个月1000元的个税税前扣除额,而且账户资金收益还将暂不被征税,等到个人领取养老金时再交。这一利[详细]
据不完全统计,4月1日起,多地开始年度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按照相关规定,逾期不进行认证,可能会被暂停发放养老金。想恢复并补发养老金,还需补办相关手续。各地资格认证的起止[详细]
曾长期作为“配角”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最近在理财市场上火热了起来。据了解,近期不少银行热推结构性存款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4%以上,看齐同期银行理财收益。央行数据显示[详细]
德国柏林,成为了全球房地产市场的新贵。莱坊房地产咨询公司(KnightFrank)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德国柏林的房价涨幅达20.5%,为全球之首。人口激增、租金上涨以及外来投资者[详细]
最近,在互联网媒体上广泛转载着标题是《爆:4月15日后比特币多头将强势归来BTC年末将达25000高位!》的文章,文章表示,根据外媒的报道,有分析机构称比特币可能会在415之后一直到年中[详细]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中华财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财经在线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